为国家试制度,为地方谋发展。三年来,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(以下简称“自贸雨花区块”)大胆试、大胆闯、自主改,贡献了一批全国首创的改革创新成果,背后有着什么精彩的故事呢?快跟着花花来看看吧。
中非贸易发展之初,机制体制欠缺,各方力量分散且缺乏机构统筹、缺乏专业综合服务平台。自贸雨花区块创新推出中非跨境产能合作“政研商金”协同新机制,构建“和记AG、专业智库、企业主体”协同推进模式,有效推动中非经贸合作政策沟通、平台联通、市场畅通及资金融通。
上午时分,位于湖南进出口产品集聚区3C电子产品馆的运营负责人罗勤,正在向园区工作人员分享刚刚签下的海外订单。公司的电子产品以前基本以国内市场为主,竞争压力较大。可想要推动“湘品出海”走出去,往往需要专业的外贸人才以及良好的平台,“单打独斗”的运营模式让他们很难对接到相关资源。
近年来,自贸雨花区块通过打造湖南进出口产品集聚区,汇聚了湖南及周边省市一大批特色出口产业、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,形成中部地区规模巨大、品类齐全、产业高度集中的出口产品基地,湖南优质产品在这里可通过市场采购等方式报关出口。3C电子产品馆入驻集聚区以来,园区的一站式全程代办服务中心一直为企业提供海关备案、报关、物流、翻译等“一揽子”服务,帮助他们开拓了非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市场。
今年以来,自贸雨花区块进一步优化提升了过去单一的展销模式,让中非经贸往来变得更活跃。常设展馆目前采取“1+6+N”的市场化、常态化运营模式,即1个总运营方、6个子运营中心、N个国家馆“馆长”,分别承担了中非经贸对接联络、信息汇集、产品展销、经贸撮合、文化交流等运营职能,打造“永不落幕的博览会”。在这种模式下,多个非洲国家有意愿在常设展馆设立商务或联络中心,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。常设展馆今年新引进非洲产品经销商200多家,绝大部分为产品生产商或总代理,减少了贸易中间环节,产品性价比更高。据南非馆负责人安馨介绍,自入驻常设馆以来,他们的业务范围已经从单一的宝石、红酒等产品展销,拓展到为中非贸易商提供物流、海外仓、商旅等配套服务。
目前,自贸雨花区块推出了10条进出口产业链建设运营,包括咖啡、坚果、干辣椒、芝麻、花生、木制品等6条进口产业链和小农机、小五金、预包装食品、日用品4条出口产业链。本土品牌小咖主依托平台优势,从源头开始构建自有的咖啡烘焙、产品研发、生产加工、品牌孵化、线下销售等于一体的非洲咖啡产业链。企业正以每月10家门店左右的增速快速布局全国市场。
活跃的市场源于产业体系的完善。自贸雨花区块两年多来累计落地重大项目22个、总投资684.5亿元;累计新增市场主体5071家,新设立企业2259家,相当于高桥大市场成立25年来的企业数总和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